地基沉降治理技术专业服务商
众多行业的选择
2025.07.04
罐体圈梁沉降怎么处理?载重10000吨罐体沉降治理经验总结

大型罐体是工业生产的核心设施,维系着安全与效益。但受时间和环境影响,罐体圈梁沉降问题频发,轻则影响生产,重则引发安全事故。本文将解析沉降现象、危害及新兴处理技术

 

一、罐体圈梁:定义与作用

 

罐体圈梁是环绕于罐体底部或特定高度处的重要结构构件,常见材质为混凝土、钢材或钢筋混凝土。其主要作用是均匀传递罐体荷载至基础,增强罐体底部的结构刚度,有效防止罐壁底部变形,提升罐体整体稳定性,尤其在抵御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水平力以及应对地基不均匀沉降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其在软弱地基(如淤泥、回填土未压实)、地下水位剧烈变化、邻近施工扰动或长期超载作用下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

 

 

二、沉降现象:识别关键问题

 

    1、罐体倾斜裂缝罐体出现肉眼可见的倾斜,罐壁与圈梁连接处产生裂缝,爬梯、平台与罐体的连接部位出现撕裂或错位。​

 

    2、液位失衡与管道开裂罐体内液位计显示液位不平衡;罐体进出口管道、阀门处,出现法兰螺栓被拉断、焊缝周期性开裂现象,甚至导致物料泄漏。​

 

    3、基础周边地面裂缝圈梁基础周边地面出现放射状裂缝,宽度超过 3mm 时情况较为危险;下雨时,裂缝中可能会冒泥浆,这表明地基土严重流失。​

 

三、沉降危害:影响生产安全

 

    1、生产中断风险:罐体沉降导致内部物料无法正常输送,影响生产线的连续性,造成工厂停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设备损坏隐患:不均匀沉降会使罐体内部结构受力不均,加速设备磨损,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

 

    3、安全事故威胁:严重的沉降可能引发罐体倾斜甚至倒塌,造成物料泄漏。若储存的是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料,极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重大安全事故,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和周边环境。

 

 

 

四、传统治理技术的局限性

 

1、深层搅拌桩

原理:利用钻机向地基深处注入水泥浆液,与原位土体强制搅拌混合,形成水泥土桩体,通过桩土复合作用提高地基承载力。

局限:桩体强度受土质不均匀性影响大,易出现桩间软弱夹层,易出现“桩间软弱带”;施工振动可能加剧罐体沉降,且对高含水量土层加固效果差。

 

2、传统注浆法

原理:通过压力将水泥基或化学浆液注入地基土孔隙中,通过浆液对土层进行渗透,形成加固体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局限:浆液扩散范围不可控,凝固时间长且强度低,易导致建筑加速下沉或未填充区域形成空洞;对深层软土渗透性差,加固深度有限。

 

五、新兴处理技术:无损可控土体固化技术

 

技术原理:恒祥宏业无损可控土体固化技术采用微孔工艺,利用小型化设备将新型特种复合材料注入到罐体圈梁下方的地基土层中。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迅速渗透到土体孔隙中,与土体秒级速凝固结,使软弱地基土成强度高、防渗水的结构体。在填充和挤密土体过程中,会形成向上的升力,配备可视化智能实时监测系统,使得下沉的罐体圈梁得以精准抬升调平,有效解决沉降问题。

 

 

 

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全国各地,对淤泥质土及湿陷性黄土均有良好固结效果。该技术施工简单,无需大规模的开挖重建,无需停工停产,不影响生产运营施工周期短,安全环保,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项目案例:

某大型钢铁企业的煤气储罐,容积达 120000 m3,罐体总重量超 10000 吨。由于地基回填土未分层夯实且无排水措施,雨季或连日降雨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侵蚀软化地基导致罐体圈梁出现严重沉降,最大沉降量达 11.2cm,罐体倾斜明显,严重威胁到安全生产。

 

 

 

恒祥宏业技术团队首先对罐体圈梁沉降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现场勘察,包括沉降量、倾斜角度、地基土等。根据勘察结果,制定了个性化的无损可控土体固化技术方案,经过25天治理,成功将罐体抬升至设计标高,倾斜恢复至0.3‰,达到正常范围避免了因停产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治理效果显著,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恒祥宏业勇担社会责任,恪守商业诚信,践行共享利他理念,推动科技进步,引领全球地基修复技术革新,确保工业储罐地基稳固延长使用寿命企业节省大量资金并提供有力保障。

 

罐体圈梁沉降严重威胁工业安全与经济效益,传统治理技术效率低、风险高,难以满足现代工业需求。恒祥宏业无损可控土体固化技术以精准、高效、安全、环保的优势,为沉降治理提供创新方案。实际案例证明,该技术可快速解决沉降难题,节省时间成本,保障生产安全稳定。选择此技术,即为工业安全与效益保驾护航。

其他案例 / Key Cases